四川万源:打造“秦巴药库”新名片
四川万源:打造“秦巴药库”新名片
四川万源:打造“秦巴药库”新名片
四川省万源市是地处大巴山腹心地带的革命老区,风光旖旎,绿色(lǜsè)环保。近年来(jìnniánlái),在农业产业化发展(fāzhǎn)上,当地政府狠抓地方(dìfāng)特色的“五彩农业”(“金色”粮油、“黑色”黑鸡、“绿色”茶叶、“褐色”药材、“青色”果蔬),其中,“褐色”中药材(zhōngyàocái)品种(pǐnzhǒng)在全市多达1206种,70%左右为自然生长,大宗道地中药材品种已达100余种,尤以名贵中药材萼贝、天麻、黄精等驰名中外。
据了解,全市31个乡镇(街道)均有中药材(zhōngyàocái)资源分布,种植面积约15万余亩,产量(干品)达5.5万吨,产值达8亿元,万源中药材产业将(jiāng)成为新(xīn)的经济增长点。
据万源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(chéngyuán)、总农艺师童其洪介绍:万源种植中药(zhōngyào)材历史悠久,一般在海拔1800米以上,土质疏松,有机质(yǒujīzhì)土壤,环境相对荫蔽,以名特优(míngtèyōu)蜚声中外。比如萼贝,早在清代,即被列为朝廷贡品,药效(yàoxiào)具有止咳化痰的功效(gōngxiào);该中药生长周期最短为7年,一般在9年左右,比其他川贝的周期要长一半多;特点耐寒,最高生长温度不超过12摄氏度。
目前,在万源市的蜂桶镇(zhèn)、官渡(guāndù)镇、白果镇等,建成“秦巴药库”的萼贝苗圃基地620亩,年出圃量3000万株,产值达6000万元,产品(chǎnpǐn)在市场(shìchǎng)上每颗售价约30~50元。又比如天麻,全市23个乡镇林下仿野生种植(zhòngzhí)面积突破1万亩,鲜天麻亩产可达6000~10000斤,每斤25元左右,亩产值可达10万元左右(亩均投入(tóurù)4万元左右)。到2025年年初,万源市创建为全国(quánguó)第四个“中国天麻之乡”县(四川唯一)。再比如黄精,种植分布在玉带乡、石窝镇、大沙镇等,种植面积已达2852亩,产值590万元,带动(dàidòng)当地农民致富增收(zēngshōu)。
据悉,万源市中药材产业今后发展有四大规划:一是选择2个或3个有产业基础和市场前景(shìchǎngqiánjǐng)的产品,建设(jiànshè)种植和深加工(shēnjiāgōng)的大基地;二是引进先进龙头企业(lóngtóuqǐyè),建设精深加工厂,出口创汇(chūkǒuchuànghuì);三是扩大品牌影响力,建立线上线下完整的营销体系;四是全国招引培育中药技术人才,保障产业健康持续发展。


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